為翻轉對移工的刻板印象,長期致力於移工教育的公益組織 One-Forty ,在文化部支持下,發起「四十分之一時刻」年度倡議行動,為期四個月的線上線下系列活動,共吸引超過 2 萬人參與響應,成功帶動大眾看見移工「工作」以外更立體豐富的身份。今(13)日更公布《移工倡議行動調查》問卷結果,原本對移工議題關注比例不高,但觀察參與倡議行動後,高達 93% 認知「外籍移工不只是勞動力,更是有自己文化和故事的人」,九成以上民眾更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移工議題!此外,為回應廣大老師教學需求,線上攝影展與展覽議題學習包將加碼延長至年底,持續擴大學子們對移工的認識,培養多元國際觀。
「移工倡議行動調查」問卷結果公開,逾 9 成民眾表示將持續關注移工議題
One-Forty「四十分之一的時刻」壓軸場-「1/40″ 立體攝影展」圓滿落幕,也為今年度倡議行動畫上完美的句點。今(13)日特別公布《移工倡議行動調查》結果,在 163 份問卷中,73% 民眾原本對移工議題態度為「稍微關注和不太關注」,顯見大眾普遍關注度並不高。但在參與 「四十分之一的時刻」倡議行動之後,高達 93% 認為「外籍移工不只是勞動力,更是有自己文化和故事的人」,成功開啟大眾對於移工身份的多元認識。
聯想外籍移工的角色身份時,有 91% 表示這群人是「為改善家庭經濟狀況而出國的工作者」; 更有 66% 人表示移工是「為實踐個人目標或夢想的旅外工作者」。其中有近 99% 的民眾積極表示,未來將持續關注移工議題。One-Forty 創辦人陳凱翔認為:「這不是一場活動就結束,未來一年、兩年、三年,甚至十年,我們會用更多方式,讓大眾看見移工背後的故事,建立一個真正友善包容的台灣。」
多元文化活動鼓勵台灣民眾與移工真實交流,參與者熱烈留言表達支持與感動
問卷中也顯示,透過文化交流的方式,更容易讓民眾與移工產生連結,進而願意認識和我們生活在同塊土地的移工。「四十分之一的時刻」透過多元藝術文化交流活動,包含音樂節、閱讀甜點派對、線上攝影展,讓大眾用生動的方式,認識移工立體的身份。許多民眾紛紛留下正面回覆:「上次參加了華山的活動,真的很開心看到移工們大放光彩。在那個當下,我真的覺得場內的大家不分你我、不分國籍,都為著彼此的生命喝彩。」「參與閱讀甜點派對改變了我對移工的印象。回歸日常工作後,身為治療師常需要與移工看護們共同合作來治療個案;我對待他們的態度變得更有耐心,也打從心底的尊重他們。」
更有活動參與者分享到,自己從小受媒體、爸媽觀念影響,久而久之帶著有色眼光看待移工,在路上也會刻意離遠,透過活動與移工真實接觸後,才改變了自己的認知,「移工其實比誰都偉大,為了家庭離鄉背井,就這樣在外地待十幾年,現在看到移工,只想過去抱抱他,跟他說聲辛苦了!」One-Forty 希望能成為台灣人與移工的橋樑,讓更多台灣人看見移工在「勞動力」的標籤下,更立體而有厚度的生命故事,一同打造具文化底蘊、與包容性的社會文化。
印尼小說家 Umy、菲律賓模特兒 Albert 親身分享,從移工視角看見台灣的包容性
來自菲律賓移工模特兒 Albert 到台灣工作已兩年,這次參與四月份的混(Mix)音樂節,他興奮地表示:「這場音樂節,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之一。」他本以為台灣人對於移工表演興致缺缺,在看到現場的群眾時,他驚訝地表示:「台灣人竟然對我們的活動這麼熱情,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。我很感激有這個機會,可以透過走秀和服飾和大家分享菲律賓的文化和它的美」。回想音樂節當天和台灣民眾的互動,他表示自己雖然聽不懂音樂節歌詞,卻在那一天感受到台灣的團結,不分語言、族群,一同圍坐享受音樂。
「閱讀甜點派對」則邀請長期關注公益的人氣甜點師黃偈、和移工小說家 Umy 一同製作印尼傳統甜點椰絲球與水果冰。製作完甜點,更進行一場跨文化對談。來自印尼的移工小說家 Umy 從 2010 起,便在台灣擔任照護工作。在台工作期間,她以自己的經歷和思鄉情緒作為創作泉源,默默投稿創作比賽,她的第二任雇主發現後,主動提及「妳的手機太小了,看不清楚。」更贈送她一台 iPad,鼓勵她去創作自己的詩和小說,實踐夢想。
陳凱翔分享,每年都有上千位移工飛越千里,為給家庭更好的生活,但卻因此錯過孩子的成長。「我跟我的小孩視訊時他會說:『妳在外面照顧別人,我都看不到妳』。那一刻,我的心真的好痛,好想回去看他,但沒辦法。」Umy 眼眶泛紅地說道。
活動的尾聲 Umy 更與台灣講者黃偈相擁落淚,她感動地表示:「台灣人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很開放,總是抱著學習的熱情去認識新的習俗和文化。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被分享、認可,這讓我的心感到很溫暖。」
One-Forty 用故事串連起移工與台灣民眾 移工攝影作品觀展人次破萬!
One-Forty 堅信故事具有力量,「1/40″ 立體攝影展」鼓勵移工透過鏡頭訴說在台灣的生命故事。今年共募集 1,000 件移工投稿的攝影作品,精選 30 件作品展出,透過 3D 環景、豐富的視覺與聽覺媒材吸引大眾關注,最後創造破 1 萬 5 千的觀展人次。
更重要的是,回扣教育紮根,讓大家可以邊看展、邊認識移工議題,更製作「展覽議題教學包」讓大眾免費下載,上線至今已經累積 1,266 次下載,更有不少任教於國高中的老師紛紛表示:「課後反思的設計貼近生活,有利於讓學生連結省思自我生活」、「非常的實用,能結合現在國一、國二下第 6 章課程東南亞移工的現狀、與新南向政策的議題。」「看了線上展覽後深受感動,很想將展覽分享給學生,很希望可以延長展期。」
疫情停課,學習不停擺!One-Forty 線上攝影展回應教學需求 加碼延長至年底
「四十分之一的時刻」系列倡議行動,共吸引逾兩萬人一同響應。One-Forty 也將撥出與參加人數相對應金額,投入至夢想大使計劃,幫助移工更融入台灣社會。此外,時值疫情期間停課,許多老師也紛紛表示希望延長展期,為了擴大倡議行動的公益影響力,並回扣 One-Forty 重視教育的核心精神,One-Forty 將線上攝影展展期延長至年底,希望鼓勵學校老師將展覽作為線上教室,帶領學生看見東南亞移工的生活與生命,培養學生更多元、更在地的國際觀!
「展覽議題學習包」延長申請至年底:https://qsear.ch/cd1da1
【四十分之一的時刻】2021 One-Forty 年度倡議行動
四十分之一的時刻,是 One-Forty 成立五年來最大規模的倡議計畫,也是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共同參與的公益行動。希望能用多元的形式和活動,讓大眾看見東南亞移工「工作」之外更立體的身份。系列活動安排了移工搖滾樂團 Uni Band 演唱、移工藝術時尚走秀、移工小說家 Umy 分享如何持續走在實踐夢想的路上!壓軸活動「1/40“立體攝影展」3D 互動式線上展廳,從全台灣各地 1000 件移工攝影投稿,精選出 30 幅作品,用立體視角看見鏡頭後「不一樣」的移工人生故事。
【關於 One-Forty】
One-Forty(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)是一個關注東南亞移工的非營利組織,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,讓他們能透過教育與學習累積自己,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、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,同時也定期籌劃各式文化交流活動,創造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互相認識的機會,進而學習尊重與同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