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外貿協會所主辦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(TAIPEI CYCLE)及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(TaiSPO)於3月22日開幕,兩展共計有來自1,023家企業參與展出,共使用3,850個攤位,為亞洲最具規模的自行車及運動健身產業展覽,更是全球高階自行車及運動健身產業供應鏈密度最高的商洽平台。本年度展覽為邊境解封後實體展覽首度迎接國際買主回歸,兩展合計已有超過90國、4仟名國際買主預先登錄觀展,預計可為產業注入活水、帶動商機。
今年TAIPEI CYCLE及TaiSPO兩展除受到國內外指標大廠包括美利達(MERIDA)、巨大(GIANT)、桂盟(KMC)、SRAM、SHIMANO、喬山(JOHNSON)及岱宇(Dyaco)等持續支持,也有眾多新血加入,TAIPEI CYCLE新進廠商佔比達15%、TaiSPO則達25%,新進廠商亮點包括台灣最大的橡膠輸送帶製造業者鑫永銓、電子大廠台達電子跨域投入電動自行車零件及電機系統發展,TaiSPO也引進健身證照諮詢顧問及健身房門禁及資訊系統管理等軟體服務。TAIPEI CYCLE今年亦有歐洲聯合館、日本館及義大利館三大國家館等共31國業者參與展出。
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,今年展覽為邊境解封後實體展覽首度迎接國際買主回歸,兩展合計已有超過90國、4000名國際買主預先登錄觀展,預計可為產業注入活水、帶動商機。
總統蔡英文出席聯合開幕典禮時提到,我國健身器材、運動衣、護具、球具等運動用品享譽國際,顯示臺灣已成為全球運動用品產業可靠的供應鏈夥伴。未來政府更將持續協助產業升級,朝電動化、智慧化邁進,讓MIT品牌越來越響亮。
此外,今年兩展因應產業趨勢推出創新展區,包括TAIPEI CYCLE推出「都市低碳載運Cargo Bike & Urban Mobility專區」,Cargo Bike 及E-Cargo Bike於歐洲開始大量被運用外送及物流服務,展區中依不同使用範疇的各式零配件需求來做分類,便利國外買主快速找到相對應且符合法規及需求的產品及供應商; TaiSPO也推出「Sports Tech運動科技專區」,以導入AI、大數據分析、雲端運算應用的健身運動產品及服務為核心,如知名企業喬山、岱宇等參展商,都將提供參觀者體驗更具備線上線下整合、效能升級的智能產品;另一新展區「All-Age Fitness全齡體適能專區」,則囊括兒童遊具、銀髮族健身房規劃等產品及服務,提供健康樂齡生活的解決方案。
兩展今年亦創造「展賽會」及「產官學」共同參與的新格局。從展前1周自由車環台賽Tour de Taiwan暖身,再到與展覽同期的NPC Worldwide健身比賽,將邀請國際選手和評審來臺參加,有效帶動展覽的國際交流與曝光。同時,也由產學研帶領產業新秀加入,如TaiSPO中的陽明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所孵化的運動新創業者、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科會合作的「擴大運動科學研究能量與成果橋接計畫」成果展示,以及「TAIPEI CYCLE d&i awards自行車展創新設計獎」共46件得獎作品,呈現臺灣自行車及運動產業的新創力量。
永續更為今年展覽之重要議題,展覽期間舉辦全日論壇「動競新視野與動健未來–自行車及運動健身產業論壇」,上下場次分別以「永續革新」及「運動科技」為主軸,其中亮點為「自行車永續聯盟」及「自行車暨健康科技研發中心」將攜手發佈臺灣自行車業者的減碳路徑方針,此為臺灣自行車產業繼A-team創造產業升級轉型典範後,最具指標意義的綠色轉型行動; 而世界自行車聯盟(WBIA)也將在展覽期間辦理座談會,發佈自行車產業永續供應鏈準則,並提供最佳實踐案例。國內外業界領袖、指標品牌及供應鏈業者接力探討自行車產業的永續實踐作法,也象徵對全球發訊自行車產業進入淨零實踐的關鍵時刻。
展覽期間還推出多項眾多動靜態的精彩活動,如去年大受好評的Live Studio直播間,將於展期間不間斷地放送自行車及運動專業媒體、網紅帶來的第一手展場採訪報導,並同步製播兩展全新Podcast頻道「騎健店」; 此外,兩展今年皆設置戶外展區,自行車展戶外試騎區Outdoor Demo提供不同形式車道,參觀者可實地試乘體驗車輛行能,而運動健身展場外的Outdoor Taipei,集結露營車、露營帳篷、釣具等戶外休閒用品,加上兩輪的越野自行車到四輪的休旅車等裝備,提供參觀者體驗複合式的戶外運動休閒文化。
TAIPEI CYCLE及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展出,搭配同天開展至4月7日的線上展TAIPEI CYCLE DigitalGo及TaiSPO DigitalGo,業者可憑名片換證入場,展期第三及第四天歡迎一般民眾購票入場。更多展覽即時消息請參考兩展官網(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 : www.taipeicycle.com.tw、台灣國際運動健身展TaiSPO : www.taispo.com.tw)。